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商學院創業創新專家李俊博士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世界上公認的創新活躍型國家,中國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迫切需要加快經濟模式轉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步伐,這需要處理好技術、人才和包容(即“3T”要素)之間的關系。企業創新需“三管齊下”根據美國著名學者理查德·佛羅里達的理論,創新型經濟的“3T要素”分別指技術(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在李俊博士看來,技術是創新型經濟的載體和標志,也是創新型人才的創造成果;人才是創新、技術進步的動力;包容性文化和激勵機制則有利于實現人盡其才。李俊把中國技術創新的現狀概括為“二次創新活躍,開創性原始創新薄弱”。他認為,針對當前原始創新薄弱的局面,國內企業需要在技術創新方面“三管齊下”: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國際并購獲取核心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設立研發基地進行原創型研發。但中國能否成為創新型國家,最終將取決于國內自主創新的能力:即原創知識的開發和創造性運用,以及對國外核心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創新型人才是根本在國際上,一個國家擁有工程學位的大學畢業生人數,是衡量其創新型人才資源的標準之一。在李俊博士看來,技術進步的根本在于創新型人才,中國具有世界上龐大的創新型人才庫。首先,中國的高等院校理工科在校生人數居世界之首,2014年理工科本科應屆畢業生人數高達140萬。其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人,近年留學海歸人數持續增長,共達36萬人。再次,近幾年中國通過各種人才計劃,從國外引進了一批高端人才。2014年僅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申報人數就達5720人。具有同等意義的是,2006年以來,中國的創業模式實現了從生存型創業向機會型創業的轉變。據測算,全國每年進行機會型創業的人數達8000萬以上。這表明在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既有數量龐大的科學技術人才,也有相當規模的不懼風險創業者。讓創新型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包容性創新文化待營造李俊博士認為,在創新型經濟的“3T”要素中,中國當前最需要的是營造包容性創新文化。包容既是一種價值觀,也是一種對人對事的開放心態。在中國培育包容性創新文化,需要注重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包容創新過程中離經叛道的觀念和行為。創新的本質就是做與眾不同的人和事。目前中國大量存在的是在既有技術范式上的二次創新,缺乏以開創新技術范式為宗旨的原始創新,二者在創新特性上具有本質區別。從現有技術范式和思維習慣的角度來看,原始創新的觀念和行為似乎離經叛道,這就要求社會要有包容心態,在觀念上扭轉凡事強調整齊劃一這種不利于創新的觀念。第二,包容失敗。原始創新的成功率低,重在鍥而不舍的追求。今天蘋果公司創新碩果累累,但當年它因創新受挫也曾奄奄一息;同樣,美國硅谷因誕生了一批世界級企業而被視為創新寶地,但硅谷的成功恰恰是建立在大量創新創業失敗的殘酷現實之上的。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勝王敗寇”的觀念不利于包容失敗,亟待扭轉。第三,包容市場這只“無形之手”。中國的創新模式注重在發揮市場機制的同時,發揮政府的管理職能,政府與市場雙管齊下、互為補充。另外,中國模式強調戰略規劃、凝聚共識、政府主導和自上而下。這種創新模式的優點是有利于明確創新戰略愿景,集一國一地之力支持創新,但也存在擠壓市場、過渡干預的風險。包容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就是要包容市場經濟中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減少社會尋租的機會。
下固件網 http://www.xinzhenzfzp.cn/
1.瀏覽或下載本站資料前務必閱讀并知曉本站服務條款
點擊閱讀
2.嚴禁將資料或筆記用于非法用途,或以任何形式的傳播、修改、造成一切損失由使用人承擔后果.
3.內容僅供無商業目的得交流學習,使用時需征得所有權人的授權.
4.資料僅供交流測試,資料存在的未知風險由使用此資料的用戶承擔一切未知事件而產生的后果,正式場景勿以此資料當做正式用途,僅作為過期,過保修,損壞,遺棄或用戶主動放棄對此產品的重要性評估認為此產品不在重要時使用。